2012年11月9日星期五

又買多左份保險 (宏利 PLP) 比自己

今日公司又有個人壽計劃唔再賣, 好自然望下係乜計劃, 一睇完個人壽計劃又忍唔住買左比自己, 買左個最低入場費10萬人壽, 供到65歲, 30年合供要供11萬, 65歲可以保證領到10萬, 非保證11萬, 去世時留到10萬比屋企人, 合共有31萬, 回報倍數點計都坐2望3, 另加送每兩年一次驗身到65歲, 真係勁正. 其實本來想買2份每年都驗身, 但唔夠時間填application form, 真係笨 >.<"

2012年11月1日星期四

加強版的額外印花稅(SSD) 及向境外人士及公司買家額外徵收15%買樓印花稅(BSD)

本港樓市自2010年起推出額外印花稅(SSD)後,到今年樓市升幅已超過五成,上星期連負資產都正式消失,今次政府推出樓市辣招,除了加強版的額外印花稅(SSD)由捆綁買家兩年增加至三年之外,更史無前例推出向境外人士及公司買家額外徵收15%買樓印花稅(BSD),試圖以壓抑需求的措施,來按停樓市上升的勢頭。

自從兩項辣招推出後,短短幾日,一二手樓市均告急凍,成交量大跌四成,某些屋苑至今仍錄得零成交,顯然措施已立竿見影。樓價會否如預期般下調仍是未知之數,但地產代理生意卻立即跌進谷底,行業前景暗淡,政府這次以打擊需求和交投的做法,最受傷害的自然是地產從業員。

  不知何解,當局每次出招,皆以打擊炒風為名,這次加大SSD力度,就要把買家綁住3年。其實如細心想像一下,雖然會令炒家風險加大但同一時間都會令市場上供應減少,到底樓價會否如預期般下調仍是未知之數,但供應減少就可以預期。好似筆者每天都會去抽iphone5,就係因為供應少難買到,所以先會日日去抽望中返兩部拿去賣收返三幾千銀,但如果APPLE有日公布無限量任買,你估仲有無人會用貴過市場定價去炒賣。所以筆者一見推出左辣招後立刻四處睇樓,希望有用家怕下調減價求售。

  用「BSD」徵重稅來阻礙外地買家,美其名是要優先照顧本地用家,這是否良策還是未知之數。筆者倒認為對用公司買賣來避開額外印花稅(SSD) 的炒家一定係壞消息,要讓本地客優先 -「工廈建住宅」、「置安心」和「白表居屋」已經足夠,其實只要對增加供應,市民就不會蜂擁入市。至於私樓方面,外界擔心屬於自由買賣市場,推「BSD」有損香港自由經濟美譽,假如將游資推向他國買樓,像歐美等國家,他們一定無任歡迎。

  然而,這樣發展下去,當有一天港人反對通脹的聲音愈來愈大時,港府會不會也出招限制自由行來購物?既然政府常忠告市民樓市出現泡沫,一旦資金撤退,樓價便有大跌風險,為何還要在風高浪急時使出絕招?這豈不是在樓市即時爆破時落井下石,令其雪上加霜,情況就像97年樓市瘋癲時,政府推出「八萬五」措施,遇上亞洲金融風暴,結果令香港業主們痛苦了整整15年。

2012年10月26日星期五

點解有人發逹有人窮一定有佢道理

早兩日去個客間鋪吹水, 吹吹下水見到有對六十幾七十歲老夫婦係門口左望右望, 但個樣好明顯唔係會買野因為我個客間公司係做廣告印刷, 望左大約十分鐘就走左, 之後我地兩條友仔去左過兩個鋪位食下午茶, 食飽飽吹吹下水, 哎又比我見到個兩夫婦係茶餐廳門口左望右望, 我心想呢兩對夫婦想食野但無錢?? 因為佢地d衫雖然無破洞, 但係好明顯係穿左好多年洗到有d發白, 又係望左大約十分鐘就走左, 之後因為時間仲早老婆未收工所以又返返個客間鋪再吹多陣水, 過左陣又見到對夫婦係門口左望又望, 我就同我個客門口講門口有對夫婦係門口望左好多次唔知係唔係想買野你洗唔洗問下, 之後我個客一望就同我講唔洗理佢地, 佢地日日都係呢頭幾條街巡視業務?

巡視業務?? 唔明?? 原來呢頭幾條街好多鋪都係兩地架, 佢地每日就四處望下d租客生意好唔好, 好就到期加租唔好就到期唔續約, 下咁都得?? 佢話係呀, 傳聞佢地租金係睇行業而定, 仲要係計數計到剛剛好分到你一半收入架...咁堅?

我個客話其他人唔知係唔係, 但佢租左呢樹大大話話都有10年, 加左四次租, 次次加完租都真係分左佢一半收入, 但試過有一次佢地主動減租, 減完之後又係剛剛好分佢一半收入喎, 你話奇唔奇..

我覺得呢對夫婦每日就係不停咁做research, 收集每個租客大約做到幾多生意, 估計開支要多少而去訂租金, 係合理情況下收取合理回報, 唔會過份加租做到win win, 唔似其他人做到殺雞取卵, 你比完租打個和租唔到落去唔緊要我租比另一個, 可能呢d就叫"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2012年9月5日星期三

預測未來最保險嘅方法, 就係預早安排去創造未來

2012年8月23日星期四

今日同個客講開話d錢儲係銀行做定期都係得1.3-1.4厘息, 都係去買樓收租好過, 我就話幫我買份蓄儲計劃好過, 之後我返公司幫個客設計一份蓄儲計劃, 無論同放係銀行比或收租比睇落回報都唔錯

背景: 有110萬現金閒錢係手

option 1) 1筆過放係銀行做定期收息
回報 - 約1.3厘
取回本金 - 唔要息或者比返手續費銀行可以話係立即取得返
風險 - 其本上無風險, 銀行破產頭50萬都有政府包底

option 2) 買樓收租 -
為左唔比息銀行1筆過比100萬, 律師費, 地產佣金, 裝修約10萬, 收租約$5000個月, 管理費約$300個月, 每兩年租過比人可能要裝修
回報 - 約4厘, 另租金有上升僭力, 樓價有上升僭力
取回本金 - 樓價一定要升, 一定要放到, 變現能力無咁高最快都要1-2個月
風險 - 樓價下跌, 租金下跌, 賣又賣唔出, 租又租唔出, 租左比租霸, 

option 3) 保險公司蓄儲計劃
110萬分5年供每年供 22萬
回報 - 蓄儲計劃保證回報約2.3厘, 未供款放銀行收息, 5 年平均0.4厘, 
取回本金 - 約15年後才能取回本金仲要係唔好拿紅利(約2.5厘)先得, 自由度先難後易(短年期內無法取回全數本金, 但過15年後要取消計劃取回本金只要7日), 
風險 - 保險公司破產 

2012年8月21日星期二


強積金「半自由行」 將於十一月正式推行

強積金「半自由行」將於十一月推行,打工仔可將僱員部份累積的強積金,轉移至心儀的受託人公司管理,每個帳戶每年只限轉移一次,及僱員部份累積供款可轉移

        積金局表示,目前強積金分為僱員和僱主強制性供款兩部份,在新計劃下,打工仔可將僱員累積的供款,一次過轉移到心儀的受託人管理,每個帳戶每年限轉移一次,打工仔只須填寫表格即可。不過,由於供款戶口仍由僱主選擇,因此打工仔如欲整合帳戶,每年就須將戶口累積的供款,重新轉到心儀帳戶,此舉難免對打工仔造成麻煩。積金局解釋,此計劃是讓僱員有選擇權,但同時要避免對僱主的行政安排造成衝擊,局方指:「僱員揀選的受託人,人人唔同,僱主咪要逐個帳戶入錢?」 

        局方又指,轉移帳戶一般需時六至八星期,法例規定,新受託人不可收取手續費,但事實上,「半自由行」下,或會增加受託公司的行政開支,至於有關公司會否將費用,轉嫁到打工仔強積金的行政費上?積金局指仍要觀望,期望增加市場競爭後,誘使受託人降低行政費。

        積金局又指,根據澳洲經驗,約有一成人轉移帳戶,局方已準備熱線電話,共二百條線,供市民查詢。局方亦呼籲市民毋須心急轉戶,需要視乎個人年齡、可承受的投資風險、受託人提供的服務和計劃是否符合個人等。

2012年7月19日星期四

癌症標靶治療的開銷費用

本港三大殺手病, 心臟病, 中風及癌症, 其中醫療花費最多的必然是癌症

儘管去政府醫院是最平的花費, 但政府只提供化療及放射線治療, 仲要你夠長命能夠等到先有, 平均要第一至二年才能開始治療, 如要服用標靶藥或其他非藥物名冊上的藥更要自費.

現時平均每個癌症病患者每年要花費約20~40萬港元在自費藥物上, 加上癌症患者大多不能工作, 部份家人更要辭去工作專心照顧, 往往讓家庭經濟陷入困境.

花錢買一線生機,甚至有癌症病人要散盡家財來換命, 讓家人背負龐大的醫療債務. 故此香港越來越多人會為自己購買危疾保險

Herceptin (賀癌平) 轉移性乳癌70~80萬元台幣/年
MahThera (莫須癌) 復發或對化療有抗藥性的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一劑48,400元台幣;6個療程29萬元台幣
Avastin (癌思停) 轉移性大腸直腸癌17萬元台幣/月;100萬元台幣/年
Erbitux (爾必得舒) 轉移性大腸直腸癌局部晚期頭頸癌15~20萬元台幣/月;240萬元台幣/年
Iressa (艾瑞莎) 肺腺癌2,100/顆;90萬元台幣/年
Tarceva (得舒緩) 非小細胞肺癌3,000/顆;130萬元台幣/年
Nexavar 晚期腎癌18~20萬元台幣/月
Sutent 晚期腎細胞癌;惡性腸胃道基質瘤120萬元台幣/年
Mylotarg (滅髓瘤)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7萬元台幣/劑;6個療程42萬元台幣

癌症標把治療藥物自費用資料來源:台灣國家衛生研究所

2012年7月18日星期三

之前老婆同我講話網上有人話買樓之後幫個客買份人壽保險, 如果個客係單位內自殺死左個單位賣唔出都仲可以收返D, 但我做左保險之後發現原來無用, 因為人壽保險買後第一年自殺係唔保架, 但租約多數都係兩年, 所以其實好唔化算, 比兩年錢第一年唔保, 第二年先保
美國投資者行為研究專家邁爾.斯塔特曼(Meir Statman) 的經濟學著作 "How many stocks make a diversified portfolio?"

答應係: More than 30stocks and possibly 100!

資金流向, 經濟周期, 行業周期都會令不同投資市場的表現有差異, 所以一個多元化的投資組合最少要有30-100隻不同地方和行業的股票才能做到分散風險

咁你有冇咁多錢買100隻股票, 仲要每一隻股票都要投入相同金額??
投資致勝之道

- 及早開始 (時間可以幫你減低風險, 增加回報)

- 分散投資 (分散風險, 回報可能無單一投資咁高, 但可以保持增長)

- 平均成本法 (不考慮價格下用固定金額作定期投資, 減少因心理因素所產生的錯誤決定)

2012年7月17日星期二

買樓回報 -


早兩日同老婆仔計下我地層樓呢兩年回報好唔好, 計落先發現點解要供樓, 仲要越長越好


計算1) - 一手買
用100萬買回來的樓, 其他開支如律師費, 經紀佣金, 裝修, 管理費, 保險, 2年合計約7萬,  收租兩年每年5萬, 現在估值約150萬, 賣樓時律師費和經紀佣金約3萬


賣樓得150萬 - 買回來的100萬 - 前期開支7萬 - 賣樓開支3萬 + 租金2年共10萬 = 回報為50萬
買賣樓本金支出為110萬, 賣樓後戶口有160萬, 所以回報為 45.5%


計算2) - 分期供
用100萬買回來的樓, 7成樓按, 每年供款約5萬, 收租兩年每年5萬, 其他開支如律師費, 經紀佣金, 裝修, 管理費, 保險, 2年合計約7萬, 2年間還了本金約7萬, 現在估值約150萬, 賣樓時律師費和經紀佣金約3萬


買樓價為100萬, 做了七成樓按, 實際支出為30萬+前期開支7萬+賣樓開支3萬 = 買賣樓實際上付出了本金40萬
現在賣樓得了150萬, 還了63萬元給銀行, 實得87萬
本金付出了40萬, 賣樓後戶口有87萬, 所以回報為117.5%
唔講可能唔知 錢放係銀行係過去30年因為通脹比利息大 其實購買力越來越少 假設你係82年放1萬係銀行現在你會有2萬4望落多左但實際上購買力同82年比只係得返6千2 唔明呢?82年你想買支紅酒要1萬到今天同一支酒你雖然有2萬4,但支酒你要比3萬7才買到,就係因為通脹比利息大,所以你每年實際上都係唔見緊錢

成日都聽到人講話金價貴, 到底有幾貴先??

黃金價格自2000年每盎司280美元到今天每盎司1500美元足足升了5倍, 真係升得好勁, 但背後是否真的升了很多?? 2000年時中國內地城鎮居民人均收入約為5800元, 到今時今日, 2012年中國內地城鎮居民人均收入約為24,000元, 約升了4倍. 如果照計數其實只係升得25%, 或者你會話只係中國內地人工升得多香港都冇乜點變, 但回想一下2000年個時大家去買新奇士橙講緊係1元一個, 現在買要10元3個或者好少少就15元3個, 咁你又有冇考慮過升左幾多呢??

2012年7月15日星期日

平時買開100gsm都要$70, 但係1kg 脫水雞肉都只係$390

2012年7月13日星期五

簡單計算一下退休, 如果好似調查咁講, 香港人平均要求退休開支要有450萬

如果只係打算放係銀行又咁低息
20歲開始安排儲蓄咁 每月就要儲 $8,333
30歲開始安排儲蓄咁 每月就要儲 $10,714
40歲開始安排儲蓄咁 每月就要儲 $15,000
50歲開始安排儲蓄咁 每月就要儲 $25,000

睇到係無乜利息情況下要退休都幾難, 但如果有方法做到平均回報有9%其實可以儲少好多一樣都有450萬退休

如果平均回報有9%
20歲開始安排儲蓄咁 每月就只要儲 $333
30歲開始安排儲蓄咁 每月就只要儲 $838
40歲開始安排儲蓄咁 每月就只要儲 $2,199
50歲開始安排儲蓄咁 每月就只要儲 $6,514
買樓供定一筆過好?

之前買樓我外父外母都係同我地講要一筆過買唔係就一路要比利息銀行好唔化算, 因為我地唔係買新樓, 只係買細價樓所以一百萬就可以一筆買唔供都得, 但我一路都係堅持供樓唔一筆過比, 最後多謝老婆支持供樓, 個人理解如下

一筆過比當然係可以唔洗比利息銀行啦, 但係因為我地唔係好多現金, 一次過比左之後就無現金係手架啦, 仲有喎, 我地都係供十三年, 每年租金都係收到六萬, 現金流要回復到七十萬真係要有12年時間先得, 咁我地點解唔問鋃行借錢供, 一路個袋內有七十萬係手, 幾時有樓睇中或者有事急用幾時都用得, 反正現在銀行咁低息, 租金都可以完全cover到供樓錢, 有乜唔好? 當然你話個七十萬現金放係銀行都係無乜息收但供樓又要比息, 但唔好忘記其實係租客幫你供緊樓同比緊利息.
由細到大阿媽都同我講話買樓好大風險

一買左就要背負廿幾年數, 自住驚一個唔好彩失業就會供唔起比銀行收返要訓街, 買返來租比人又驚租唔出, 租得出又驚租霸, 仲有喎升就好好地, 跌又驚會比銀行追差價. 加上成日都話貴, 成日都話樓價高要等佢跌, 到現在就乜都買唔成, 次次都只會話早知90年買啦, 早知98年買啦, 早知03年買啦, 早知09年買啦.. 次次都係得個講字, 馬後炮有邊個唔識呀, 所以我最後都無聽我呀媽講一睇到覺得合理就買, 雖然阿媽反對但我都去左馬. 現在幾好呀, 收租回來的錢都足夠供樓唔錯呀, 過多幾年個單位就供完係自己都幾好呀
理想消費模式,

1) 收入百份之8-10買保險 (包括醫療, 意外, 人壽同危疾)
2) 收入百份之20-30做儲蓄同投資
3) 收入百份之40-50家庭總開支
4) 收入百份之10作為一個豪花儲蓄(一定要用來豪花, 唔貴唔買, 唔貴唔食)

原因 -
1) 每個人都要有最基本保障先可以令自己同家人安心過生活, 唔會因為意外事件而失去預算
2) 如果每個月都係月光族, 咁你最終只會失去了自由, 因為手停口停
3) 如果家庭開支超過百份之五十, 那你便要看看是你的人工太低定係消費過高, 人工太低便要去找新工作, 消費過高便要重新善消費習慣
4) 如果一個人月月年年都係只會儲蓄而不用, 那金錢對你沒意義, 你只是在玩一個數字遊戲的守財奴, 每天也要比人食好少少, 穿好少少, 那每天也只不過是比別人"好少少", 何不改為每天平凡地過, 某年某月某日過得比平日好十倍五十倍一百倍, 食一餐五至六位數字的晚餐, 買一個絕版的愛馬仕
香港有4成人65歲都退唔到休要繼續捱

2012年7月12日星期四

樓市高位定低位?


中原城市指數話破97年高位?新特首上場會推多d居屋?上市公司呢輪減持單位? 曾淵滄話中原城市指數係佢97年定係100點開始 97太古城9千1尺現在萬二1呎 97深井9千1呎現在6千1呎 97淺水灣1萬1呎現在3萬1呎 大多數升都係中上價位 平價樓比高位仲有3成空間 居屋每年多萬幾個單位又點 每年香港有5萬人結婚佢地要唔要住? 唔好忘記仲有3萬人離婚咁佢地又有冇需求? 成交定義就係有人賣同時有人買 有上市公司減持單位同時一定有人增持單位 加上曾博士話樓市上升周期大約係13年1個周期2003年升到現在都只係9年仲有4年左右升怕乜 97年d人供樓佔家庭收入6成現在平均只係3-4成你地自己話健唔健康啦 只有1個考慮因素係歐洲方面會唔會爆
如果要貼牆紙但又唔知貼乜花紋好, 或者有幅牆身好似好單調, 其實可以試下玩下牆畫,圖案可以係你去旅遊時充滿回憶嘅風景, 又可以係你自己畫嘅不世名作, 最重要係替換容易又有兩年保養, 為家居打造一個特色風格話咁易


什麼叫保險? 什麼叫投資?

兩者其實一樣, 最基本及最重要嘅概念係 "放棄眼前消費來換取將來嘅回報"

呢輪上左咁多保險training, 聽到各位師兄師姊有好多精句好精彩

1) 自由係積累財富嘅最大敵人
2) 銀行服務係 "錦上添花" , 而保險服務係 "雪中送炭"
3) 保險就係為客戶提供保障同時創造財富嘅工具
4) 唔買醫療保險而選擇去做儲蓄, 你只係幫醫生同藥廠儲錢並唔係幫你自己儲錢
5) 客戶你買緊一份保障嘅同時, 你係買左一份安心
6) 善將將者勝於善將兵者
7) 做保險業其實仲有好多唔同業名, 例如


A) 飲食業 - 成日同朋友客戶出去飲飲食食 ^o^
B) 旅遊業 - 日日都要呢道去個道去, 名副其實香港日日遊>
C) 社會工作者 - 太多太多人因為傷病又無買保險而要變賣家當四處向人伸手借錢要錢, 我地可以令佢同家人活得有尊嚴
D) reject business - 日日都會被人拒絕嘅行業 /_\
E) 紙業 - 客人比錢幫你買野, 你都係比幾多紙佢"合同" , 到客人CLAIM錢時你又係比幾張紙佢 " CLAIM FORM " 最後CLAIM到錢時你都係比張紙佢 "支票" 仲唔係賣紙?  ^__^
其實做保險唔係想像中咁清閒, 其實都好多野要做

1) 公司每日都有唔同training, 包括工作技巧, 工作態度, 產品資料, 市場近況等等比各同事溫故知新

2) 其實由同客戶接觸, 了解需要, 設計計劃, 講解保單, 送保單, 售後服務等等時間多不勝數

3) 加上公司其實都有好多唔同福利比員, 例如一年幾次旅遊, 食飯, 休閒活動

4) 最後因為係貼身服務行業, 一定要做到全天侯365日每日24小時on call先比到十足服務客戶
做左一段時間保險真係學左好多野, 好多師兄同事經理都比到好多有用意見, 無輪做人處事都可以改善到自己.

2012年6月22日星期五

2012年6月17日星期日

停左成年有多又開始寫返下blog, 點解要係生日開始寫? 隨心啦 ^__^